?
昨前兩天,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水排水專業(yè)委員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會在寧波召開,20余名國內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專家齊聚甬城,共同為寧波地鐵建設 防水工程“把脈問診”。副市長林靜國參會并致辭。
寧波屬典型的軟土地區(qū),廣泛分布厚層狀軟土,水系發(fā)達,河流眾多,具有“地下水位高,土層含水率高,壓縮性高,強度低,靈敏度高,透水性低”等特點,1號線一期地下車站和區(qū)間隧道都是在高壓縮性和易流變軟黏土中開挖,防水難度非常大。
地鐵地下車站和隧道為什么容易滲水?“形象地說,地鐵地下車站就像是停在地下的潛水艇,而隧道就像浮在下面的管子,它們不僅承擔著上下左右各種壓力,自身結構還會隨著不均勻沉降和熱脹冷縮產生細小縫隙。”防水排水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同濟大學教授周順華說,寧波的土質在國內最差,在近5年的軌道交通建設中,整個工程沒有出現(xiàn)大的滲水事故,實屬難得。
如果地下車站出現(xiàn)滲水怎么辦?會影響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嗎?“市民完全不用擔心和緊張,注漿、快速封堵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。工程一旦滲水,注入遇水膨脹的材料后,幾秒鐘之內就可以起到凝固作用?!痹虾5罔F隧道公司董事長程驍教授說。他曾駐任寧波常洪隧道施工總指揮,對寧波的土質非常熟悉。他介紹,國內最早的隧道—上海打浦路隧道早在1970年建成通車,至今已經使用40多年,依然沒有大的滲水安全問題。
“當然,要做到‘滴水不漏’也不科學、不現(xiàn)實,但局部的滲水一般不會影響工程的結構及設備安全,這點請市民放心?!迸c會專家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