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問 題現象 |
混凝土外墻體因溫差、收縮、施工等因素產生縱、橫向裂縫導致滲漏 |
||||||||
規(guī)范標準 相關規(guī)定 |
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(guī)范》GB 50204-2002 ( 2011版) 8.1.1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缺陷,應由監(jiān)理(建設)單位、施工單位等各方根據其對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影響的嚴重程度,按表8.1.1確定(節(jié)選)。
8.2.1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。 8.2.2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。 對已經出現的一般缺陷,應由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,并重新檢查驗收。 檢查數量:全數檢查。 檢驗方法:觀察,檢查技術處理方案。 同時滿足: 1、混凝土結構應平整、堅實,無裂縫及蜂窩、麻面、露筋等缺陷。 2、混凝土不應存在油污、粉塵等現象。 |
||||||||
原因分析 |
1、混凝土維護結構受溫差作用開裂滲漏。 2、混凝土維護結構受其水化熱影響產生收縮裂縫。 3、混凝土維護結構受自身收縮產生裂縫。 4、混凝土澆搗不密實,在缺陷部位產生裂縫。 5、混凝土配合比配置不合理,如水灰比、水泥用量、外摻外加劑等。 |
||||||||
預防措施 |
1、合理配置混凝土配合比,控制水泥用量為320~380kg/m3并宜在混凝土添加聚丙烯微纖維,以增強自身抗裂能力,摻入聚丙烯微纖維用量宜為0.8~1kg/m3。 2、澆搗應充分,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撥,插點要均勻排列,逐點移動,按順序進行,不得遺漏,做到均勻振實。在一個部位振搗的時間不應小于10s。 3、確?;炷翝矒v后實施濕潤養(yǎng)護,有條件的可在拆模后隨即覆蓋塑料薄膜進行養(yǎng)護,養(yǎng)護時間不宜少于14d。 |
||||||||
一般工序 |
混凝土外墻澆筑工序: 作業(yè)準備→混凝土攪拌→混凝土運輸→混凝土澆筑、振搗→拆模養(yǎng)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