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線上影線的頂端一般是一根k線的最高價,下影線的底端也就是代表了同一k線的最低價。一根基礎的k線通常是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,分別是上影線、實體柱以及下影線。K線分為陰線和陽線兩種形態(tài),在中國大陸以及日本的金融市場中,通常是紅色為陽線,綠色或黑色為陰線,而在歐美等國際金融市場中則是相反的,綠色為陰線,紅色為陽線。
k線的起源
k線起源于日本的德川幕府時代,是一個賣米的糧食商人創(chuàng)造出來為了記錄大米每天的價格漲跌。由于畫出的k線十分像一根根蠟燭,故而也將k線圖稱為蠟燭圖。k線是通過確定每天的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和最低價來進行繪制,因此,陽線的實體柱底端也就是當日的開盤價,陽線實體柱的上端就是收盤價,上下影線的頂端和底端也就分別代表了當日的最高價和最低價;同理,那么陰線的實體柱頂端就是當日的開盤價,陰線實體柱的底端就是收盤價,影線則與陽線相同。